本篇內容目錄
— 界線設立:我可以說「不要」,也可以說「要」。聆聽內在真實的自己,並拿回我的力量
「 創傷會造成界線的受損,而界線損傷的地方往往也意味著創傷的存在。」
「 界線」是什麼?「界線」為什麼重要?
粗略地說,「 界線」表示「邊界」,顯示了「 一個區域的結束,與另一個區域的開始」。它經常也意謂著,兩種人/事/物的不同。
「界線」幫助我知道『 我是誰 』,同時也定義了:『 我是誰 』
擁有健康合宜的界線,在身心平衡喜樂的生活裡,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。就個人層面而言,「界線」幫助我知道,「我是誰」,我的情緒與感受是甚麼? 我的信念、想法、與原則是什麼? 如何與別人不同(特別對於青少年,我的情緒感受與想法、價值觀,如何與我的父親、我的母親、我的老師不同。這非常地重要。青少年需要這些區隔與不同,以逐漸形成獨特的「 我 」)? 界線也關乎,我喜歡什麼、我不喜歡什麼?我要什麼、不想要什麼? 我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、不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與關係等等。界線,形成了一個人的「自我認同」與「個體性/主體性」,是我們成為我自己、立基於這個世間和社會非常重要的元素。
而一個人是否能有清晰健康的界線,也很大程度與「自我認識/自我覺察」的程度有關。在臨床實務工作上,我們遇過太多,「 你以為的界線,其實不真的是你的界線 」。而這與許多因素有關。很概括地說,是對真實自我的覺察和認識不足。
界線與個人是否能夠擁有足夠的「安全感」有關
界線之所以重要,其中一部分是因為,它與個體是否能有「安全感」有關。這又有一些雞生蛋、蛋又生雞的成份。
很多人無法形成健康合宜的界線,背後與驚恐、受創、和無法真正感受到安全感有關。但另一方面,個體要能在,你現在待的場合、與任何人的相處,都能大幅度地自在與覺得安全,前提是,你必須要能夠擁有「明確且健康的個人界線」,並且在他人不小心碰觸到你的線或帶著試探或惡意越界時,要能健康且清晰堅定地,說「不」。
當一個人可以擁有健康明確的界線,且能靜定、有策略且有力量地維護這個界線,他才能開始在這個世間,無論行走到何處、無論與誰相處,自帶充足的安全感與自在感。
「界線」與「安全感」,彼此是相輔相成的。個人的成長發展過程中若比較是安全的,相對來說界線就會是健康穩固有彈性的狀態 (部分由於多重迷走神經能良好發展)。而當個人越能夠有界線,也會更能夠感覺到安全。
界線也與,夫妻/伴侶/親子/ 朋友,是否能夠真正的親密有關
與一般以為的相反,兩個人「 『融合』(merging) /合而為一/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你 」,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健康的關係。而是「未分化與界線融合」的狀態。儘管在關係的某個階段,它會發生,也可能是必經的一個階段,但隨著關係的成熟與邁進,它需要能夠過渡到下一個健康的分化的階段。無論是母嬰/親子關係,或愛侶關係,都一樣。
所有健康的人我關係,彼此都要能形成和擁有自己健康的界線,同時彼此也都能夠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界線。我們僅在某些部分有重疊與交集,其他大部分則是彼此理解和尊重。這樣產生的親密,才是真正的親密。
常見的界線類型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界線分類方式。
- 身體界線:我的身體哪些部位是能夠被他人碰觸的?哪些部分是沒有我同意絕對不能碰觸的?哪些部分的碰觸則要看我當日的心情與感受?以及,哪些人能夠碰觸,哪些人不能?再有,什麼樣的碰觸方式是我喜歡和我歡迎的,什麼樣的碰觸方式是我厭惡和不喜歡的、我不要的? 【這在曾被性騷擾、性侵害等最終形成性創傷的個案的復原當中,非常地關鍵與重要。因為往往,這些界線都破損了。性的侵害時常形成很深的受創與羞愧感,便是因為它破壞了每一個人最神聖的身體私密界線】
- 個人空間界線(甚至能量界線,在身體外圍一般肉眼不可見的層面):個人空間界線,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每天的心情和狀態、以及與對方關係的不同,而有不同。有的人需要的個人空間界線很寬廣,有人則很靠近。這無所謂對或錯,而是每一個人的界線都是需要被尊重的。同時,界線是 360度的,比較像是一個泡泡或立體的場域,而不是二元平面的。
- 情緒界線:每一個人本來就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情緒,即便對同一件事情,我因而被引發的情緒感受,和你被引發的情緒感受,本來就是不同的。許多人會被糾正:有什麼好難過的?為什麼要不甘心?這哪裡需要焦慮害怕?這些,都是沒有能尊重到,另外一個人本來就擁有和我不同的情緒界線。
- 認知界線:我對同一件人事物的觀點、想法、信念與價值觀,與你的不同。對於經常過度擔憂他人評價和看法的人們而言,部分會是這一個類型的界線有所受損。
- 物質界線:這相對簡單,好比這是我的錢、我的車、我的物品、我的東西。你在拿取和使用我的物品之前,需要經過我的同意。在伴侶治療裡時常聽到的案例,是同住的婆婆、公公、或親戚長輩如小姑,會未經同意就擅自清掃和進入兒子媳婦的房間,並擅自拿取翻看物品,抑或不敲門/持有鑰匙就進入房間(即便是長輩出資的房子,仍是需要有一些基本界線的設立和相互同意)。
- 靈性界線:我可以擁有我自己有關於宗教與靈性的偏好與選擇,可以與伴侶、家人、和家族不同。在同一個宗教與教義裡,我也可以保有,一些部分是我同意的,另一些部分則否,還有另外一些教義則是我還不知道、持有疑義、也還不確定是否要遵循的。
健康的界線,就像是「細胞膜」一樣
健康的界線,就像是「細胞膜」具有通透性一樣,每一種細胞膜都有自己膜上的通道結構和特性,可以選擇開放,讓特定哪些物質進來,同時拒絕另一些特定物質的進入。「 界線設立 」也是一樣,每一個人可以選擇和決定,什麼樣的事物或對待,是我想要的,於是我讓它進來,什麼樣的事物或對待,是我不想要的,於是我讓它出去。同時,我的界線可以是有一定彈性的,因人/因地/因時/因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調整與制宜。
「 界線受損 」有什麼特徵?
我很簡單和粗略地區分,「 界線受損」容易形成兩種背反的狀態。第一種比較好辨認,一般來說就是:界線是鬆散不清晰的,甚至更極端的,幾乎沒有界線(在人我關係上,可能會出現下一個段落描述的情形)。第二種則是,極端僵固無彈性的界線。像堅硬厚實的牆,反映在跟他人的互動上,可能會一直堅持他的想法,或堅持事情應該是什麼樣子,而沒有任何的變通。這一種可能被誤會為,這個人很有原則和界線,但實際上,「 健康的界線是有彈性的 」,能夠因人因地因時而有一個適切合宜的修正和調整。僵固無法變通,背後可能是埋藏得很深的恐懼與不安全感。同時很可能,過去的生命經驗告訴這個人,只有自己是可以依靠的。
人我之間「 健康的界線」與「不健康界線」的常見特徵和行為
具備「 健康的人我/關係界線」的人,可能會有以下的特徵和行為:
- 當不想要的時候,可以明確地說「不」。
- 當遇見反覆侵犯的狀態時,能有更強大且清楚直接的拒絕的表達。【有些人的界線受損,是前幾次會嘗試拒絕,但遇到鍥而不捨、會不斷反覆測試與一直要說服你的人時,就開始無助且節節敗退,或者開始覺得:這個可能對他真的很重要,那麼我是不是應該退讓一下,我退讓一下好像沒有關係】。
-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與渴望。當自己想「要」的時候,能夠清楚坦白且用合宜的方式跟對方要求,也留給他人拒絕和討論的空間。而不會是偷偷地拿取、吸取。
- 同時也能夠允許他人對自己說「不」,能接受他人的拒絕而不會感到受傷。有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。
- 不會因為害怕衝突、或討好他人、或因為想獲得喜愛或維繫關係,而忽略委屈自己,更不會輕易在自己重要的原則、信念、與價值觀上妥協。
- 可以用適當且「適度」的方式,分享有關於自己的事情。
另外也可以參考,在關係裡,我們都具備有的十項基本權利 ( 參考文章: 【愛自己】什麼是人我之間「健康的界線」 )。界線健康的人,是能夠在這十個領域都能有相對明確清晰的自我覺察和界線設立的。
「 不健康的人我/關係界線」者,可能常有的一般特徵與行為:
- 有困難說「不」,與拒絕他人。
- 同樣是拒絕,但自己說「 不 」的時候,其他人似乎特別容易忽略、無視,不當一回事。
- 容易對他人的生活與情緒,負過度且不必要的責任。
- 在生活與關係中,為了照顧別人,最後經常變成「神力女超人」或「家中超級支柱」。
- 會為了避免衝突、避免關係/家庭不和諧,或者為了被喜歡/不被討厭、獲得愛、獲得認可、取悅他人等,而忽略自己的情緒感受、某些重要需求,甚至違反自己的原則與價值觀。
- 是「 合理化 」的高手,時常「 過多且自發地 」,為他人找藉口或合理化對方的不當行為與對待 ( 然後忽略自己的不舒服。有時時候是透過「替對方找理由/解釋」,而試圖安撫、說服自己不要不舒服。但長年如此是非常具傷害性的 )
- 可能在第一次見面時,便掏心掏肺、毫無保留地,把自己所有事情、身家背景、心底深處的秘密都說出來 。亦即,人我關係的建立和信賴的給予,是沒有階段性的、也無需驗證和等待適切地回應。是全有全無的。
- 在愛情中,容易變成「失去自我」的女人/男人。
- 可能很容易愛上,提供溫暖溫柔或伸出援手的人。
- 可能很容易愛上,有性關係的人。
- 在生活中,會讓他人替自己做決定。或者讓他人指導自己的生活(特別容易發生在,宗教領袖、靈性老師/身心靈導師、名人/youtuber、伴侶)。
- 過度在乎與擔憂他人的看法與評價,讓他人定義自己是誰 (彷彿別人才是最了解你,和最有資格定義和評價你的人,而不是你自己,或幾個真正深刻了解你、重視與尊重你的家人或朋友)。
- 有困難感知到,他人的界線。因而界線受損且容易被侵犯的人,有時也會侵犯到他人的界線而不自知。
相關閱讀: 說「不」真的好難。『 我都知道,但我做不到啊!』– 6 種有關「界線設立」的常見困難,你是否也有其中之一呢?
如果你想要進一步處理上述幾種困難,或者,想要自己能夠擁有更好的界線覺察與界線設立,更親密美好又健康的關係,更多生存在這個世界的安全感,請參考以下課程與工作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