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內容目錄
–「身體經驗創傷療法」(Somatic Experiencing)初階介紹,整合部份其他身體工作取向、情緒經驗取向、認知與行為學派、創傷眼動治療等其他相關療癒知能
— 此課程已被多次詢問。睽違兩年唯一一場,敬請把握。2025年9月6-7日,20-21日
參考介紹文章:臨床上實用且威力強大的「身體經驗創傷療法」(Somatic Experiencing)
四日工作坊/課程內容(講師具備調整課程內容的權利):
● 在與創傷工作之前,助人工作者必須要擁有和能使用的自我調節技術和正向資源。
● 助人者能夠覺察到自己在工作中解離了,或者陷入焦慮,同時協助自己回到當下,抑或調降焦慮再次回到安定。
● 分享 SE 對於創傷的定義,與處理創傷時的重要概念。
● 分享身體取向的治療,在創傷處理與一般心理疾患處理上的一些重要概念, 特別是與精神分析、認知行為、情緒經驗取向,和傳統談話式治療不同的部分。 何時適合使用身體取向,何時更適合使用其他取向來協助受創者能有更好與完整的療癒。
● 分享身體經驗療法,在不同創傷類型、不同心理疾患、與不同人格疾患的臨床實務工作案例與療效。
● 教導面臨威脅時,動物及人類的自然生理反應,特別在自主神經系統層次。區辨「健康的神經系統運作」和「創傷性/有壓力的神經系統運作」的不同。
● 簡化的「三腦模型」的介紹
● 如何觀察並使用「身體的語言」,協助個案與自己的本能及感官感受部分開始有所接觸
● 介紹史蒂芬.波傑斯的「多重迷走神經理論」,以及黛比.黛娜(Deb Dena)等人的「神經系統梯子」概念與其它,協助應用。
● 了解創傷工作開展之前,需要幫忙個案預作的準備和協助個案發展的能力,才能在「安全」的前提下,化解與穿越創傷。
● 學習如何將治療中提供給個案的刺激「減量」。
● 學習個案陷入創傷漩渦與崩潰時,如何重新回到穩定與安全。
● 依序教導「生存與防禦反應:威脅反應循環」的不同階段。
● 辨認出卡在「凍結/癱瘓」階段的個案,會出現的徵兆,以及協助其脫離凍結的方法。
● 辨認出卡在「攻擊」或「逃跑」階段的個案,會出現的徵兆與困難,並協助其恢復健康的攻擊性,並成功地完成攻擊、或成功地逃跑。
● 若時間足夠,簡單地介紹,不同的創傷類型,與各自擁有不同的 SE 處遇重點。
● 結合身體—情緒—認知的「由下而上」同時也「由上而下」的整合性治療。
適合對象:
● 所有從事助人相關工作的夥伴們,預期您自己可能會接觸、遭逢某些心理創傷的案主們 ● 新手治療師、新手助人工作者,還在尋覓自己喜歡或適合的治療學派與技術。
● 有經驗的治療師、助人工作者,想要更加拓展與增加您的治療知能,融合進您原有的處遇當中。SE 會是一種極富彈性且有效的輔助技術。
● 對心理創傷有興趣的人。
● 你需要一些方式和技巧,來進行有效的「自我調節」,無論是日常生活,抑或在進行治療工作之前。
● 您隱約知道自己有些未曾解決的創傷,想要對此有多一些理解和療癒方向的人。
● 想要在正式接受 SE 認證訓練,投入大量時間與費用之前,先有一個重點式的、全面性的概括性地了解,實際的體驗,以及可開始嘗試應用於您的實務治療和經驗累積。
[Note]:本課程並非SE治療師的三年正式認證訓練課程。相關訊息可以參考 國際SE網站,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英文與不同語言的訓練課程可供選擇,台灣部分亦有「生命之道」,有中文老師或伴隨有中文口譯的協助舉辦,都是很好的學習管道與資源。
工作坊/課程日期與時間:
2025年09月06-07、20-21 (六)(日),10:00-17:00。地點:暫定於台北市捷運站沿線或火車站附近教室 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