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臨床實務上對於性創傷治療一種極為實用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。在準備階段完成後,逐漸進入核心創傷的處理,如何在此階段化解與轉化創傷。也提及了,一併會處理到的原生家庭關係,或現有伴侶/親密關係。最後,則描述五種,常見的性創傷需要額外處理的主題,包含: 性受創者的「羞愧」、「倖存者罪惡感」、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能量融合,在某些時刻面對某些人時 (好比小孩、配偶),成為加害者,彼此性能量的融合,以及,經常加重治療過程中的挑戰的「創傷重演」。
-
一種從身體與大腦化解創傷的新的治療選擇。寫給醫療、精神心理專業人員與性創傷復原工作者。性創傷治療的不同階段,初期準備階段安全與穩定的重要,建立資源,到界線建立與恢復健康的攻擊性。
-
如前所述,由大衛.艾默森(David Emerson)等人所發展的「創傷感知瑜伽 / 友善瑜伽」(trauma-sensitive yoga),這樣具備創傷知情的瑜珈課程,是需要有一些先決條件,以及大幅調整過後的課程架構的。艾默森與一位資深的美國創傷壓力臨床心理師,伊麗莎白.賀伯博士(Elizabeth Hopper),合著出版了《用瑜伽療癒創傷:以身體的動靜,拯救無聲哭泣的心》一書,便清楚且具體…
-
讓您付錢挑選的運動課程成為心理諮商中輔助性治療的一環 受眾:寫給不僅注重身體健康,同時也關心心理健康促進,並希望能支持到創傷復原的各種運動教練,以及,正為自己尋求「重新拿回身體,建立與身體友好關係」的創傷遭逢者 心理創傷往往造成人們與自己和他人/世界的連結斷裂。特別在許多創傷情境下,受創者會經驗到,彷彿來自身體的背叛,因而在與自己的關係上,「身體」通常會是相當解離的一個面向。 受創者往往也不容易踏…
-
「無論我會成為什麼樣子,都遠比我現在可以想像的還要好。」喬.維泰利。創傷與失落,是人生中都得面對的一則重要主題。 這是一本給從愛情關係中,短暫恢復到「一個人」的書。 當離開一段關係時,都會有著「受害者」所面臨到的負面情緒,憤怒、懊悔、受挫、孤獨、寂寞等。這樣的情緒,有時如狂風暴雨有時卻無聲無息站上心頭。不知怎麼了,很多時候「無法言宣(unspoken)」,找不到答案也無法走出。
受眾:寫給瑜伽老師,與精神心理醫療專業人員 「創傷感知瑜伽 / 友善瑜伽」緣起 「創傷感知瑜珈 / 友善瑜珈」,一種具備創傷知情的改良瑜珈,是由美國麻州布魯克林司法資源協會創傷中心的瑜伽部門老師,大衛.艾默森(David Emerson),與具備創傷專業的醫師及臨床心理師共同研創發展出來的。艾默森亦與貝賽爾.范德寇醫師 ( Bessel van der Kolk ) ,知名的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…